目前分類:攝影 (2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「六堆」 地圖上找不到的客家桃花源 

DSCN2117.jpg 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駱駝,在印度笑了

 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象山?虎山?傻傻分不清楚。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讀後感之心的視界 柯錫杰的攝影美學

 

封面 — 心的視界 柯錫杰的攝影美學
如果用眼睛看是一種「框」,用心去體會就是一種「寬」。

 

封底    攝影的路上,指引我的,經常是天邊的一顆孤星。告訴我走自己的路,用自己的新感受天地。老天爺賜給我攝影家的眼睛,我已用我的一生回應。五十年來累積的信念和看過的風景,是我所能回饋給這個世界最真誠的禮物。

 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安康農場荷攝記

_MG_5356.jpg 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Photomatix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在友站看到的一個討論題目,充滿了許多人的答覆與討論。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整理書櫃,發現很久以前上攝影課時老師派的作業(初級部分),同好們也許有興趣,列出如下供參考: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反光鏡預鎖:

  在Canon 400D,反光鏡鎖的功能在,MENU選單上的設定2-->自訂功能上-->7-->啟動

  前言:關於反光鏡預鎖是主要為了防止反光鏡彈起的震動,造成影像模糊的預防功能。


1.
在一般相機動作原理為:

按下快門時 =>反光鏡彈起來=>快門廉打開(前廉)=>感光元件感光=>照片就出來了=>快門廉放下(後廉)=>反光鏡彈回原位


2.
啟動反光鏡預鎖則為:

按下快門時 =>反光鏡彈起來(鎖住,畫面是黑的,看不出去)=>第二下快門(宜用快門線或是遙控器)=>快門廉打開(前廉)=>感光元件感光=>照片就出來了=>快門廉放下(後廉)=>反光鏡彈回原位

 

  反光鏡預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反光鏡動作產生的微震,大部分是長焦段及微距鏡頭使用時為其重要。但是使用反光鏡預鎖的功能,則會遮蔽觀景窗的視線,因為反光鏡鎖上,光線無法從鏡頭經過反光鏡傳至控制觀景窗的五稜鏡,所以要事先構圖及對焦,而最後按下快門釋放快門廉而感光成相。


反光鏡鎖跟使用自拍器或快門線效果差異之處,
反光鎖是消除相機產生的震動。
快門線(自拍或是遙控器)是消除按下快門的震動。

 

再使用有差幾個前提:
1.
必須在使用長鏡頭或微距鏡頭近拍

2.
必須使用穩固的腳架和雲台
3. 快門範圍必須在大約1/51/50 秒之間,最好使用快門線或遙控器。
缺點是
:
1.
反光鏡鎖使用上需花一點點時間,有時候拍好時目標已經移動了(風景除外
)
2.
當然無法連拍了,一張決勝負。
3.後製軟體太強了,縮圖加銳化似乎效果也是差不多

空白人生 收集資訊與編撰完成 2009.04.16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 "是先感動別人才能感動自己?還是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?"... ... ...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就這樣她離開了我身邊...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影像軟體]光影魔術手_批次縮檔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arl Zeiss Planar T* 50mm f/1.4- part II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次,是我第二次來到這裡。不同是身邊多了一個正在研究攝影的朋友,當然,自己也多了一種使命感,想要她早點學會。

 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2線78K  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對於攝影,很多人都有不一樣的解讀。對於我而言,如同字面上的意思,「截取影像」。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另一種 影像敘事》another way of telling

John Berger & Jean Mohr
約翰。伯格 & 尚。摩爾

ISBN:978-986-7581-52-5

  我是看到你這篇文章,才想到我手邊書上的作者好像是同一位(John Berger),不一樣的是我對他很陌生,不知道他是誰,我不愛去讀歷史,也不刻意的去尋找書本來看,巧合的是我也喜歡攝影,還在學習跟摸索的階段,但是自從開始學習攝影之後,也開始看一些書本,去了解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東西,它們都存在於圖書館的櫃上,它們不像流行暢銷書被至於前面,也不是什麼暢銷書作者的大作。靜靜的躺在圖書館的櫃上等待有緣人去翻她看她。

  或許這就是一種緣份而已。第一次閱讀這一本書,我用比較輕鬆的態度去閱覽而已,很快的我就把書本看完一遍,我個人把它定位成一種"攝影心理學",不一樣的人對一張影像的解讀,表現上跟實際上的意義種是對於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解讀。這也佐證主觀的意識形態,跟一般人的意識形態,及社會上的意識形態。或許這樣的解釋是不當的,但是這是我個人對這本書初步閱覽後的一個心得。
  
  這本書中有許多照片,跟很多行業的人對照片的解讀,一一由作者去做紀錄,文中也不乏原文的出現,因為用字的深度跟意境譯者為了避免扭曲或是過度主觀的轉達,而造成作者原意的流失,此點也是我看完這本書,對譯者另一點的讚許。許多譯本多半沒有做最好的傳達,當然翻譯是件困難而辛苦的事情。張世倫先生有著很完整的背景跟專業知識,在這個部份做了很正確及完整的傳達與表現,也讓我有機會輕鬆的閱讀這本佳作。

空白人生 回文於M01之回文擷取  2009.01.27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在接觸攝影這段時間,雖然為時不長但是好像很快的就把該了解的東西都具備了,接著就剩下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跟機會,去拍攝一些自己想要的畫面而已。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測光:

多圖格測光:
  亦稱分區測光、分割測光或平均測光,顧名思義就是一整張畫面中分割成數格方格,再將眾多方格中每一格的光源值做加總後取平均值,其平均值將會給相機參考設定快門以及光圈的大小速度;多圖格測光是以整張畫面做曝光值的參考,所以很適合於拍攝風景照、團體合照、區域面積較大的畫面,都很適合用此模式取決曝光量。

中央點測光:
  也稱中央重點平均測光、主要偏重於畫面中央的測光模式,以畫面中央為主要的測光參考值,也就是說主要以被拍攝的物體為主,不管該物體週邊光線反差大小、逆光,都以被攝物的曝光正常為主,也許有時候被攝物體並不會在鏡頭中央,這時候只要把被攝物拉回鏡頭中央就可以確保被攝物曝光值的正常,較具專業的攝影家都很喜歡用這種測光模式拍攝,但是因為這種模式測光時所需要的時間較長,初學者使用時較容易產生曝光不足或是曝光過度的現象發生,建議不妨勤加練習,這種模式在拍攝單一主體或是特殊光線時相當好用。

點測光:
  此測光模式的測光範圍遠比多圖格測光以及中央點測光來的更小,主要是對畫面中央的一個小區域(或是一個點)做曝光測量,多半用應用在比例較懸殊的被攝物上,比方說樹葉上的一隻螞蟻、或是藍天上的一隻飛鳥,這種比例懸殊較大的被攝物若要拍的清晰,用點測光將會的到較高品質的影像。

雖然說測光模式在數位相機中較不具那麼重要的地位,多數數位相機都是自動測量曝光值,並不用人工測量,但是若是想拍一張美美的相片,還是需要有相當的了解。

空白人生 閱讀後心得編輯筆記 上傳於 戊子年甲子月辛卯日酉時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閃光燈需求之處:

1用於暗處補光:
      這是閃光燈最基本的用途,例如在光線不足時,利用閃光燈確保快門速度及正確曝光量。大晴天時也有機會用到,例如拍攝建築物,屋簷下肯定是陰暗的陰影,為了表現屋簷下的細節,適當的補上閃光燈是必要的。

2平衡光差: 
     關於此處就類似暗處補光,如遇到畫面中出現較強的光差,我們可以藉由閃光燈適時的補在暗面,去除影像中陰影部份,平衡整張畫面的視覺感受。類似:逆光下的主體,我們運用閃光燈的光線補在主體上,也是一種平衡光差的方式。

3改變「光圈、快門」組合: 
      當主題或是拍攝環境光線不足時,既使開啟最大光圈,快門速度可能還是未達安全快門,會使主題或是拍攝者的晃動,造成影像模糊。解決這類問題,除了提高ISO值,去提高快門速度,還可利用閃光燈補光,除了提高快門速度外,也可適當縮小光圈,獲得理想的景深或是較優異且清晰的畫質。

4校正影像色溫: 
      於拍攝工作進行時,假設遇到色溫偏高,如日光燈或是晴天陰影下;或色溫偏低,如鎢絲燈、黃昏夕陽下。這些色溫會影響被設主題的顏色,影響整張照片的視覺效果,閃光燈的色溫大約在5600K左右,如能適時利用該光源,並將數位相機白平衡數值設置在5600K,讓影像色彩得以校正,獲得正確顏色的視覺效果。

5慢速快門的特殊效果: 
      閃光燈除了一般補光之外,還能製造影像特效,如在夜間採用「慢速快門」或「後簾同步」,並於快門簾開啟的曝光時間內,左右或是上下輕微晃動相機,所得畫面會因為慢速快門,將背景光原製造出流動效果,而主體卻可適時用閃光燈凝結靜止,絕對是視覺震撼的創意佳作。有些外接閃光燈還具備「高速閃光」,會有更大的創作空間。

6離機作業: 
      離機補光,顧名思義就是將閃光燈離開相機本身,不僅可以控制陰影強弱及光線位置,還多了更多應用上的變化。我們通常會利用離機線(也有無線觸發的模組),連接相機跟閃光燈,這樣的優點是不用把閃光燈侷限在機頂,而有更多角度、方向、距離與強弱可以隨心所欲控制光線,也能使用多燈效果補光,如果運用得當,可拍攝出類似棚燈效果的作品。

7壓光創作: 
      壓光:保留背景的測光,必刻意減曝光補償(使背景曝光不足),讓背景的光線曝光不足,而主題(主體)本身則用閃光燈補足光線,現場光被閃光燈壓過,照片中的主體只吃閃光燈光源,而稱此法為壓光。 想要拍攝這類創作,閃光燈與離機閃燈模組幾乎是不可或缺,如果遇到陽光強的背景,甚至需要規格具備高GN值得閃燈才行。方法不難,只要熟希這些步驟,下次拍攝時,你也可以輕鬆拍出壓光作品。首先:利用Tv模式測光,將快門速度設定在閃光燈同步以內,如1/160秒(記得不要設定超過同步快門速度,不然畫面會得到一半漆黑),並將曝光補償試著調整到-1/3~-1EV,對著天空測光,假設光圈得到數值為F22,就將設定數值調製M模式,設定光圈F22,快門數值1/160s。再利用離機閃燈線與閃燈接上相機,或是採用閃光燈離機觸發器,並調整閃光燈為手動出力,至補到主題(主體)本身身上光線正確為止。

空白人生 閱讀後心得編輯筆記 上傳於 戊子年甲子月辛卯日酉時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