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識太平山
目前分類:憶遊 (8)
- Jul 26 Sun 2009 21:18
初識太平山
- Jul 08 Wed 2009 00:18
嘉義新港速寫
今天由於工作的關係南下,也按照計畫中的將我的相機拿給女王,七月初就將東西整理好放在車上,想要有時間機會就拿給女王,由於這次行程有吃喝玩樂達人當導遊,我當司機,主任當遊客,去讓我們將這個很公式化的行程,多一點不一樣的變化。
按往常的慣例,今天我又是一如往常的遲到了,匆忙間反而今天要用的隨身相機卻忘記帶。上了車第一站就是到新竹交流道,加油也填了肚子,一碗新竹海瑞摃丸,也等了女王來拿相機,美麗的女王還拍了一張我們的合照當作紀念,還亂有趣的,接著我們就繼續今天的行程了。
一路就往南開,到了嘉義新港,時間也差不多到了中午,也就先用餐了,我們由達人得知,往新港奉天宮,雖然早上人流比較少,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來這邊旅遊跟做生意,前後逛了一圈我們選了我們今天的午餐,聽說就是當地的小吃,「鴨肉羹」這味道還真不錯,用完餐也在附近逛了一下,旁邊有個小公園也還有鐵軌跟火車的裝飾,也讓我到那裡拍了幾張照片,接著就往公事的行程繼續完成。
到了台塑中洋工業區,前後約一個小時多完成了我們今天的目的,離開嘉義之後,我們接著上了竹山紫南宮,這邊是台灣有名的土地公廟,這有很多人來求財借發財金,我依舊拿著我身上帶的底片繼續將它作下紀錄,離開這一站之後,隨即北上了,到了通霄下了交流道,用了晚餐,基本上客家風味的經濟料理。
接著就直接回到原始的集合點結束了一天的行程,換個心情去面對一樣的一件事情,整個收穫的就都不一樣了!
2009.07.08
- Jun 29 Mon 2009 00:40
高雄&旗津 半日遊
高雄&旗津 半日遊
自己一個人,朋友贊助的摩托車一台,就上路了!!當然,我覺得最經典的還是...
早上!!
電話:"長官,我今天休息沒進去了!"
長官:"怎麼了嗎?"
電話:"玩太累,再休息一天!"
長官:"恩~~好!"
機車晃啊晃...先做船去旗津,旗津不大,把遊客該去的地方走一趟,殘唸的是燈塔週一休館不能進去,根工作人員撒驕無效,誰叫我是男的,到處晃,到處蕩,走道碼頭看人釣魚,看人補蝦,什麼對我都很新鮮,當遊客真幸福!
一直想要去旅行,一直不能成行,但是這樣的沒有計畫性的突發旅遊,忽然覺得身心有種說不出的感覺,一個人的自在,好爽!!
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
確定了沒有要回去上班,振作精神後跟良正處理好車子,拿了他的愛駒,遨遊星艦吧!老車了,跟我們交情差不多了,先慢慢離開了中山大學,沿著昨天晚上去駁二碼頭的那些地方再遊走了一遍,雖然只有類似到此一遊的照片,畢竟可以走馬看花對我就挺滿足的,可惜今天是週一,很多地方都是休館休息的,讓我縮短了逗留的時間,對我而言映像比較深一點的是高雄港附近的店家,由於很多殺肉店吧,許多所謂的拆船貨,一種時代的感覺吧。
接著就回到附近去坐船往旗津了,看似很多人也都是利用船作為交通工具,就像公車似的便利,遊客的我當然也要體驗依下,也可以省了很長的一段路程前往旗津,下船了就再碼頭中心兜了三圈吧,研究一下週邊的環境,碼頭周邊當然是以商店為主,可惜我對這種東西的興致不大,眼睛飄過就過了,沿著旗津上的道路亂晃,也到了公園,可惜維護不好,許多地方需要再加強,不然就可惜了一各這樣的海灘。
接著又上了砲台,一各小型的環山步道,沿路過去民家,都小有特色,步調很緩慢的感覺,老人小孩居多,大家可能也都移去外地工作了,變的比較觀光傾向,到了這邊雖然是接近正午,還是不引響閒遊的興致,也遇到幾個旅客,跟我一樣拿著相機拍拍照片做紀念吧,差別的是我一個人走的,用著自己的步調,沒有進度跟行程的繼續前進,可惜燈塔休館關閉,只能在下來旗津街上了。
話說到了旗津午餐或是晚餐一定要吃ㄧ下這邊當地的海鮮,逛了街上看來看去也沒我特別屬意的,後來問了當地人,這邊還有什麼值得試試的,推薦了我一攤魯肉飯魚丸湯的老店家,據說也四十多年了,我也只點了一碗綜合湯,一碗魚酥肉躁飯。吃完後找了間店坐下來休息,進去了才發現它是間正在打烊的早餐店,點了兩杯綠茶打開了電腦休息了一會,酷熱的高雄,陽光真的很毒辣!之後就到了一定也要去的媽祖廟拜拜,本身就是屬於漁港的旗津,信奉媽祖也一點都不奇怪,這廟的裡裡外外都讓我有注目的感覺,很有歷史故事的一間廟宇,清朝的時候就在了!也讓我多停留了一會。
走馬看花的半天,就差不多把旗津的一半走完了,我留了一部份沒有去逛透,留著下次來高雄再來尋覓,回程時又回到馬頭附近,也跟早上補船完的老哥小聊了一會。也讓我上他的船上晃晃,看他閒暇時間撈的小蝦米,他說晒乾了就可以吃了,理所當然的也要嚐嚐,這是一種禮貌吧!我自己跟自己這樣說著,甜甜鹹鹹甘甘的蝦米,也挺特別的經驗!旁邊也有個阿公,可惜它都不理我,我還是一就拍著我的照片跟看著他們灑網,可惜自己捕抓的空力不好,沒有完整的將這些畫面記錄下來!以後有機會下高雄,我還是要來這裡晃晃,不錯的地方!
接著跟朋友會合,點了一下行李就揮車北上了!再見!!高雄!!
2009.06.29....
- Jun 28 Sun 2009 00:35
高雄捷運線一日隨遊
高雄捷運線一日隨遊
本想一早就出門,不知道為什麼就到中午了,赴了個飯局,有的好久不見,有的哈羅又見面了.這一餐認識了一道菜!
它叫做’相思雞’,吃完才知道他叫啥名子,只記得很好吃,蔥根,甘蔗,枸杞,黑棗,紅棗,半隻雞...不知道是吃完之後會懷念他所以才叫’相思雞’嗎?!
一日票...雙腿...一日遊!!好累‵‵‵‵
一天之後,準備回台北...
不知道為什麼又跑去拍照了...
吃完早早餐,回到落腳處又三點了,一睡就十點了!!
隔日!!
電話:"長官,我今天休息沒進去了!"
長官:"怎麼了嗎?"
電話:"玩太累,再休息一天!"
長官:"恩~~好!"
很有趣的一次經驗...
- Jun 27 Sat 2009 16:17
初識二寮
初識二寮
這是一各沒有太多計畫性的出門,颱風數日前剛走,接連又有颱風近來的消息,雖然伴隨的次日高雄聚會的行程,依舊讓我舉棋不定是否前往,慾望戰勝理性又再次在這一次的行動中得到證明。走吧~想太多不會看到,有出門有機會!就這樣出發了~
晚間十一點左右駕車出發,從新店交流道上路,新竹系統接回中山高,沿路南下,就這樣...下了交流道,經由一段小小的迷路跟猜測,很勉強的到了目的地.停好車子,走了一圈,黑漆漆的一片.準備要下腳架的時候實在也沒地方可以落腳了,還被旁邊的阿伯冷眼冷語,真是不舒服.
雖然沒有等到日出,太陽也是跑了上來,大夥都很失望的看到烏雲飄過來,遮蓋了陽光,真的有種想要器材收一收的感覺,後來想了想,都來了就意思意思拍幾張,也對二寮日出熟悉了一點.不過心中想的就是下次真的不想再來了!真累....
2009.06.27晨 空白人生
- Apr 13 Mon 2009 10:10
憶遊-湖口老街
憶遊老街- 湖口
憶遊老街,某日中午放下手邊雜事,驅車四處遊走,腦中浮起近日與網友閒聊關於她遊老街的過程,也便興起我再次前往走走的興致。想想自己來往這個地方數次,卻從沒好好研究這裡的點點滴滴,走馬看花與再次想用心體會收穫的確不同!
<圖一> 此為教堂邊湖口老街簡易地圖
湖口老街:非台灣獨特的建築,實為日據時代的「大正式店面街建築」。跟大溪、三峽、北埔、金門等老街同屬一類。在這邊我首步踏上的是現今街頭的「老湖口天主堂」,它亦是舊時大湖口車站 。天主堂內部對我來說,這邊充滿了許多衝突性的東西,因為後來已改為「大窩口文物館」放置許多湖口老街背後的人文及歷史的文物。為了再現老湖口天主堂過去做為大湖口火車站的歷史,在天主堂入口處也以木構造興建了一座小型的驛站,以再現過去的車站歷史。<圖二>
<圖二>此為老湖口天主堂及門口木造
<圖三>教堂一樓內部浮雕及擺設。 驛站及鐵軌造型 。
教堂一樓是個舊有簡單的教堂佈置<圖三>,牆上有天主的浮雕。兩側櫃子也放置了這個教堂的一些具歷史性的文物,教堂屋頂是木結構的建築,令我覺得特別的是它上頭掛著具有客家人文特色的花布作為裝飾,也間接透露出天主教與在地文化的一種融合。
在二樓<圖四>也放置了許多當地的特色文物,一種很有過去時空的感覺,也突顯這個教堂從以前到現在的改變,將地方的歷史背景與人文特色融入其中,使這個原已閒置的空間再度獲得新生命,並成為觀光客駐足停留的重要景點。
<圖四>此為天主堂二樓當地文物展示。
<圖五>老街當地的香草花園餐廳。
走出教堂漫步於老街,由於經過整修及改建,老街充滿了許多時空交錯的味道,由於這裡已經算是完整的觀光取向,也有許多餐廳<圖五>各有各的特色,有機會多走訪此處,也真需要一間間品嚐體會,還可以順便促進經濟的復甦。
<圖五-1>天主堂旁「瑪納風味餐廳」。
<圖五-2>老街當地的攤販當地小吃。
除了餐廳以外,還需要了解的也是具有些歷史意義的建築物「復興戲院」。<圖五-3>這也是日據時期的建築,「郵便局」。光復後,汪氏夫婦略加裝修,成一間半露天的電影院。今由熱中客家文物的盧廷城和張玉珍夫婦,租下老戲院改裝為客家餐廳,特別保留當年售票亭、放映室及芒果樹,喚起老街記憶。
<圖五-3>「復興戲院」。
<圖五-4>老街當地的咖啡簡餐館。
走到了街尾,是「三元宮」<圖六>。日據時期,由於火車站設於老湖口,隨著老湖口的政經地位跟著提昇,民國三年起建的湖口老街與老湖口三元宮,正是利用火車站帶來的經濟效益面計畫建蓋。一直到民國十八年(昭和四年)火車站遷走以前,老湖口三元宮的香火十分鼎盛,信徒分區廣佈五村,即湖口、湖鏡、湖南、長安、長嶺等村,每遇重要節令慶典,五村爐主必須輪流舉辦,場面極為熱鬧。
三元宮乃侍奉三官大帝的廟宇,坐南朝北方位,糞箕窩矗立其後,廟的前方不遠處據說曾有一個大湖,依此「山管人,水管財」的風水位置,人和財才能聚此不散。至今三元宮前座立一廣場,村內大小活動皆在此舉行,此廣場儼然成為附近居民的休憩場所。觀察的外觀,紅瓦燕尾雕琢甚細,其上的八仙人物,看來極為精朽生動,歷經七、八十年的樑木顏色仍然鮮豔,褪色部份不多;廟內主祀乃三宮大帝,附祀有媽祖婆、註生娘娘、土地公等。三宮乃天、地、水之宮的簡稱,有說「天宮,堯也;地宮,舜也;水宮,禹也」,故有說堯、舜、禹為天、地、水之宮。廟內陳設簡單樸實,自落成以來難免有所損壞,在民國六、七○年代,信徒們努力籌款,將三元宮做了一次整修,三元宮才有了今日之貌。
<圖六>「三元宮」。
走到老街尾端,想起街頭的簡圖,有個「牛車驛站」,就隨著指示前進,也穿梭在街裡與村間道路中,穿過了隧道,一端看到的是村莊屋子的影子,一端看到的是綠綠的山林,似乎也有著類似老街的時空感,再繼續沿著石階的步道,沿路也有許多自然景色可以欣賞,整條步道走完也不會很費力氣,也充滿了許多花草昆蟲的陪伴,在老街遊之外的旅程增加一些不同的味道。經過了露營區,也就到了告示中的牛車驛站,雖然心中有點小小的失落,不過這邊卻有著解渴的飲料可以抒解身心,休息一下也就準備回去了,延著另外一條路回去老街,也經過了後來整修完成所做的公園「大湖口車站公園」這裡就沒做太多的停留了。
<圖七-1>「隧道一瞥」。
<圖七-2>「隧道一瞥 (二)」。
<圖八>「牛車驛站」— 大窩口工作坊。
<圖九>「大湖口車站公園」。
短短一條老街,顯示出許多歲月的痕跡,歷史的斑駁。在遊客來回之間緩慢的隨著時間演變,交通及停車都很方便,除了假日遊客居多,平時人潮鮮少,居民年齡也較兩極化,除了旅遊之外,不管何時有機會經過也都應該來此處走走,要是多抱持一些懷舊的心情來這邊,或許收穫會更不一樣。
交通指引:中山高湖口交流道下→往湖口方向接台1號省道至老湖口→轉入湖口老街即可抵達。
空白人生 撰於 2009.04.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