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奕迅 - 七百年後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離開驛站的平常生活,每天交談著的內容縮小許多,煩惱與思考減少很多,關心也是越來越少,但依舊有顆心在上面。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反光鏡預鎖:

  在Canon 400D,反光鏡鎖的功能在,MENU選單上的設定2-->自訂功能上-->7-->啟動

  前言:關於反光鏡預鎖是主要為了防止反光鏡彈起的震動,造成影像模糊的預防功能。


1.
在一般相機動作原理為:

按下快門時 =>反光鏡彈起來=>快門廉打開(前廉)=>感光元件感光=>照片就出來了=>快門廉放下(後廉)=>反光鏡彈回原位


2.
啟動反光鏡預鎖則為:

按下快門時 =>反光鏡彈起來(鎖住,畫面是黑的,看不出去)=>第二下快門(宜用快門線或是遙控器)=>快門廉打開(前廉)=>感光元件感光=>照片就出來了=>快門廉放下(後廉)=>反光鏡彈回原位

 

  反光鏡預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反光鏡動作產生的微震,大部分是長焦段及微距鏡頭使用時為其重要。但是使用反光鏡預鎖的功能,則會遮蔽觀景窗的視線,因為反光鏡鎖上,光線無法從鏡頭經過反光鏡傳至控制觀景窗的五稜鏡,所以要事先構圖及對焦,而最後按下快門釋放快門廉而感光成相。


反光鏡鎖跟使用自拍器或快門線效果差異之處,
反光鎖是消除相機產生的震動。
快門線(自拍或是遙控器)是消除按下快門的震動。

 

再使用有差幾個前提:
1.
必須在使用長鏡頭或微距鏡頭近拍

2.
必須使用穩固的腳架和雲台
3. 快門範圍必須在大約1/51/50 秒之間,最好使用快門線或遙控器。
缺點是
:
1.
反光鏡鎖使用上需花一點點時間,有時候拍好時目標已經移動了(風景除外
)
2.
當然無法連拍了,一張決勝負。
3.後製軟體太強了,縮圖加銳化似乎效果也是差不多

空白人生 收集資訊與編撰完成 2009.04.16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憶遊老街- 湖口

  憶遊老街,某日中午放下手邊雜事,驅車四處遊走,腦中浮起近日與網友閒聊關於她遊老街的過程,也便興起我再次前往走走的興致。想想自己來往這個地方數次,卻從沒好好研究這裡的點點滴滴,走馬看花與再次想用心體會收穫的確不同!

 <圖一> 此為教堂邊湖口老街簡易地圖   

  湖口老街:非台灣獨特的建築,實為日據時代的「大正式店面街建築」。跟大溪、三峽、北埔、金門等老街同屬一類。在這邊我首步踏上的是現今街頭的「老湖口天主堂」,它亦是舊時大湖口車站 。天主堂內部對我來說,這邊充滿了許多衝突性的東西,因為後來已改為「大窩口文物館」放置許多湖口老街背後的人文及歷史的文物。為了再現老湖口天主堂過去做為大湖口火車站的歷史,在天主堂入口處也以木構造興建了一座小型的驛站,以再現過去的車站歷史。<圖二>

<圖二>此為老湖口天主堂及門口木造

<圖三>教堂一樓內部浮雕及擺設。 驛站及鐵軌造型 。   

  教堂一樓是個舊有簡單的教堂佈置<圖三>,牆上有天主的浮雕。兩側櫃子也放置了這個教堂的一些具歷史性的文物,教堂屋頂是木結構的建築,令我覺得特別的是它上頭掛著具有客家人文特色的花布作為裝飾,也間接透露出天主教與在地文化的一種融合。   
  在二樓<圖四>也放置了許多當地的特色文物,一種很有過去時空的感覺,也突顯這個教堂從以前到現在的改變,將地方的歷史背景與人文特色融入其中,使這個原已閒置的空間再度獲得新生命,並成為觀光客駐足停留的重要景點。

<圖四>此為天主堂二樓當地文物展示。

<圖五>老街當地的香草花園餐廳。   

  走出教堂漫步於老街,由於經過整修及改建,老街充滿了許多時空交錯的味道,由於這裡已經算是完整的觀光取向,也有許多餐廳<圖五>各有各的特色,有機會多走訪此處,也真需要一間間品嚐體會,還可以順便促進經濟的復甦。

<圖五-1>天主堂旁「瑪納風味餐廳」。

<圖五-2>老街當地的攤販當地小吃。

  除了餐廳以外,還需要了解的也是具有些歷史意義的建築物「復興戲院」。<圖五-3>這也是日據時期的建築,「郵便局」。光復後,汪氏夫婦略加裝修,成一間半露天的電影院。今由熱中客家文物的盧廷城和張玉珍夫婦,租下老戲院改裝為客家餐廳,特別保留當年售票亭、放映室及芒果樹,喚起老街記憶。

<圖五-3>「復興戲院」。

<圖五-4>老街當地的咖啡簡餐館。

  走到了街尾,是「三元宮」<圖六>。日據時期,由於火車站設於老湖口,隨著老湖口的政經地位跟著提昇,民國三年起建的湖口老街與老湖口三元宮,正是利用火車站帶來的經濟效益面計畫建蓋。一直到民國十八年(昭和四年)火車站遷走以前,老湖口三元宮的香火十分鼎盛,信徒分區廣佈五村,即湖口、湖鏡、湖南、長安、長嶺等村,每遇重要節令慶典,五村爐主必須輪流舉辦,場面極為熱鬧。  
  三元宮乃侍奉三官大帝的廟宇,坐南朝北方位,糞箕窩矗立其後,廟的前方不遠處據說曾有一個大湖,依此「山管人,水管財」的風水位置,人和財才能聚此不散。至今三元宮前座立一廣場,村內大小活動皆在此舉行,此廣場儼然成為附近居民的休憩場所。觀察的外觀,紅瓦燕尾雕琢甚細,其上的八仙人物,看來極為精朽生動,歷經七、八十年的樑木顏色仍然鮮豔,褪色部份不多;廟內主祀乃三宮大帝,附祀有媽祖婆、註生娘娘、土地公等。三宮乃天、地、水之宮的簡稱,有說「天宮,堯也;地宮,舜也;水宮,禹也」,故有說堯、舜、禹為天、地、水之宮。廟內陳設簡單樸實,自落成以來難免有所損壞,在民國六、七○年代,信徒們努力籌款,將三元宮做了一次整修,三元宮才有了今日之貌。

<圖六>「三元宮」。  

  走到老街尾端,想起街頭的簡圖,有個「牛車驛站」,就隨著指示前進,也穿梭在街裡與村間道路中,穿過了隧道,一端看到的是村莊屋子的影子,一端看到的是綠綠的山林,似乎也有著類似老街的時空感,再繼續沿著石階的步道,沿路也有許多自然景色可以欣賞,整條步道走完也不會很費力氣,也充滿了許多花草昆蟲的陪伴,在老街遊之外的旅程增加一些不同的味道。經過了露營區,也就到了告示中的牛車驛站,雖然心中有點小小的失落,不過這邊卻有著解渴的飲料可以抒解身心,休息一下也就準備回去了,延著另外一條路回去老街,也經過了後來整修完成所做的公園「大湖口車站公園」這裡就沒做太多的停留了。

<圖七-1>「隧道一瞥」。

<圖七-2>「隧道一瞥 (二)」。

<圖八>「牛車驛站」— 大窩口工作坊。

<圖九>「大湖口車站公園」。   

  短短一條老街,顯示出許多歲月的痕跡,歷史的斑駁。在遊客來回之間緩慢的隨著時間演變,交通及停車都很方便,除了假日遊客居多,平時人潮鮮少,居民年齡也較兩極化,除了旅遊之外,不管何時有機會經過也都應該來此處走走,要是多抱持一些懷舊的心情來這邊,或許收穫會更不一樣。

交通指引:中山高湖口交流道下→往湖口方向接台1號省道至老湖口→轉入湖口老街即可抵達。

空白人生 撰於 2009.04.10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 "是先感動別人才能感動自己?還是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?"... ... ...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腳磨破皮...終於忍不住,去買了兩雙鞋.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陳奕迅 - 於心有愧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累積人氣:2000

 

block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